伍劭斌小檔案
姓名: | 伍劭斌(Robyn Lamsam) |
主項: | 自由泳 |
|
在98年曼谷亞運會後宣布「退役」的伍劭斌,曾擁有女子五十米至八百米共十項自由泳的香港紀錄,更是香港第一位在亞運個人項目上奪標的泳手,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泳壇擁有崇高地位。 |
1994廣島亞運會 | 女子4x100米自由泳銀牌
(劉敬亭/吳家樂/李穎詩) |
女子50米自由泳銅牌 | |
1995哥倫比亞太平洋運動會 | 女子100米蝶泳金牌 |
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 | |
女子400米自由泳金牌 |
飛魚伍劭斌 三代皆拔萃 |
|||
|
|||
在facebook 內,有個名為「I'm a DGS girl and I'mproud of it.」的群組,可見拔萃女生對母校的自豪。香港前女飛魚伍劭斌,婆孫三代都在拔萃女書院(DGS)讀書, 當然最有資格說: 「DGS is the best school inHong Kong.」這所擁有150 年歷史的老牌名校,人才輩出,名人校友多不勝數,其直屬小學拔萃女小學,每年都收到約2000 份申請表,但只有百多個小女孩能脫穎而出。究竟DGS,何解令家長如此荌g?學校究竟以什麼方法培養出色和自信的女孩?三代舊生細說校園點滴,也許從中你能找到答案。 文:梁翠薇 圖:陳智良、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採訪:陳詠詩、梁翠薇 英語校園當年嚴禁中文 有「香港女飛魚」之稱的伍劭斌(Robyn),打從外婆Patricia 那代開始已經是DGS 的學生,到了Robyn 已是第三代。Robyn 的媽媽Kim 屬第二代,她說: 「I really love DGS.」Kim 除了安排女兒從小學開始入讀女小拔外,還於1983 至93 年間回母校(中學部)任教,對母校鍾愛之情可見一斑。 家長喜歡DGS 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DGS 學生公認英文好。Patricia 憶述說:「在我的年代,學生嚴禁在校內說中文。因為所有老師都是外國人,你沒法子不說英語。後來校長Miss Gibbins 認為中國人應該要識中文,才開始有中文課。」雖然「禁說中文」的傳統漸漸消失,但時至今天,英語仍是校內主要語言。 教法活潑歎芝士學法文 除了注重英語外,DGS 亦十分關注學生在其他語言上的發展,當年伍劭斌就選了法文作為她的第二學習語言,而她亦能學以致用,憑她在學校學會的一口流利法語,成為2008 年奧運馬術的大會主持。她謙虛又鬼馬地說: 「是老師教得好,加上自己有少許語言天分,比較易上手。其實我法文不太叻,但只要我有份script,便可以說得很流利,就是這樣『呃晒』全世界人。有法國朋友讚我法文說得好,我跟他說: 『我們還是用英文吧!』哈哈。」 Robyn 認為她之所以能夠說出字正腔圓的法國口音,全賴當年教她法語的老師懂得「活動教學」。她說: 「那時我們很喜歡上法文堂,因為老師不會很死板,她會和我們一齊品嘗芝士,又經常看法國電影,甚至讓我們自己做play(話劇), make our ownmovie。這樣使我覺得學語言很好玩,總好過對荇悒說A一味讀讀讀。」 體藝一流母女同膺殊榮 不少DGS 舊生說,在校內除了要讀得(學術成績佳),體育和藝術都要一樣出色。Kim 說: 「學校是培養all-rounded 的學生,老師懂得如何讓學生發揮最好的一面。」女拔萃在體育方面的卓越成就,自然亦是使爸媽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直至2009/10年度,DGS 是獲Omega Rose Bowl(現為「中銀香港紫荊盃」)最佳女運動員獎最多的女校,奪最佳女校殊榮共16 次。 Robyn 三代在體育方面都有出色成就,婆婆Patricia 笑說: 「I had a lovely time atschool.」她當年是校內的head girl,可兼玩曲棍球和投球,是學校投球隊隊長;而Kim和Robyn 母女二人更同是Omega Rose Bowl最佳女運動員獎得主,Kim 曾是香港曲棍球代表成員,參加過奧運,而Robyn 則無數次代表香港參加各大小游泳比賽及奧運,曾是15 項香港長短池游泳紀錄保持者。 Robyn 說: 「非常感謝學校支持我發展自己喜歡的專長,當時有個好朋友幫我寫筆記,我就在小息和lunch break 之間的時間做功課。雖然我當時忙於練水,但我仍有很多時間去玩其他東西, 如hockey、netball、athletics、debate、choir、orchestra 和drama等。」她最懷念的時光,就是Upper 6(中七)那年參與學校舞台劇The King & I,那次她飾演「國王」, 「那是個非常大的製作,是one of my highlights in school」。 競爭激烈「well,I love 壓力」 眾所周知DGS 的學生文武兼備,除了學業成績彪炳,會考十優生比比皆是之外,每年的學界運動會、水運會、音樂節和朗誦節的比賽獎牌,大部分都是她們的囊中物。在facebook 中,甚至有個名為「I'm a DGS girland I'm proud of it.」的群組,可見學生、校友都對DGS 這三個字母引以為傲。 事事第一,校內的競爭氣氛肯定十分激烈吧!學生壓力自然不小。有位名人媽媽曾跟記者表示,女兒成績表的平均分為九十多分,但教師給女孩的評語是: 「表現不俗,仍有進步空間。」記者滿腦疑問,那不是過分催谷嗎?訪問期間,在場的舊生Zoe 說:「我估計是因為那位老師認為這學生仍未發揮最佳表現,鼓勵她繼續努力而已。」 Robyn 也從容答道: 「Well, I love 壓力。其實我覺得壓力不是來自老師,而是整個學習氣氛,身邊的同學會push 到你。」媽媽Kim 補充說: 「讀書當然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讓自己進步。以Robyn 為例,她中學時期雖然專注游水,但中二那年仍獲得學校的Student of the Year 獎。」 不過,這種壓力未必人人受得了。Robyn笑言,自己的學業成績不是十分出色,而數學科是她中學時最遜色的一科, 「有次我測驗竟然有70 分,開心到不得了,但坐在我旁邊的同學得了96 分,卻在痛哭」。 Kim 在DGS 任教期間,遇過不少非女小拔升上來的外校生,不適應學校以全英語教學。她記得有個女孩子最初聽不懂她在堂上說的笑話,天天返學都大喊一場,不過她說: 「通常過了一段日子後都可以適應過來。未能融入的,會自自然然離開。」 三代死穴head girl 也頑皮 人無十全十美,DGS 的女生,總有些死穴吧?Robyn 三代人,都被家政課的針黹堂打敗,她們不是把功課交由他人代勞,就是被教師捉去見校長,請求校長豁免上針黹堂,以免雙方互受折磨。 說到「頑皮事」, 外婆Patricia 相當興奮,她鬼馬地說: 「那時我的針黹功課都由我家的tailor 幫我做,不過可能我很曳,老師總是給我49 分,不及格。到了knitting堂,我又會刻意不帶毛冷,然後老師會罰我出去買,我便偷偷在校外吃杯軟雪糕,到我買完毛冷回來,已經下課了。」又因為她是head girl,擁有很多特殊權利,使她十分懷念昔日的校園時光。「我除了可帶師姐妹到屬學生禁地的天台聊天外,還會趁老師差不多問學生問題時,乘機溜走去打下課鐘。每星期有一天的最後一課是測驗,但因為我是netball team captain,要比賽而不用測驗。不過,若遇上下雨天便慘了,因為我什麼也不懂呢!」 外孫女Robyn 擁有中國、英國、德國、瑞典等血統,全家以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所以她有另一個「死穴」,就是寫中文字。她笑說: 「我記得小學時背默課文沒問題,我記到那些字,但每次課外默書我就得零分,因為我沒有看其他中文書。後來媽媽都沒眼睇了,索性叫我自己簽她的名。其實我現在識講和睇,都ok 啦!」 Kim 忍不住爆女兒小時候的瘀事:「有次她的中文老師走來中學部找我,跟我說: 『不好意思,Robyn 已經一個月沒有交中文功課了。』我聽後相當慚愧,應該是我說不好意思呢!」Robyn 承認小學階段是個不稱職的學生,但到了中學,因為能夠參與各種喜愛的活動,漸漸令她愛上和投入校園生活。
校友有「格」自信不驕女強人 Patricia、Kim 和Robyn 這三個不同年代的DGS girl,都認為以「女強人」來形容DGS的女生十分貼切。Robyn 說: 「或者應該說, DGS 的學生都充滿自信, 有個『格』。但絕對不是驕傲那種,學校不容許我們驕傲,是一種獨特的『格』。」Kim說: 「這種『格』是由學校慢慢培養出來的,小時候未必會見得到。」 那麼,作為舊生,她們又認為哪種「格」的女孩子,才適合入讀DGS 呢?訪問席間,另一位舊生說道: 「我記得校長說過,somehow 她一望那女孩,便知道她可不可以fit in。」Robyn 十分認同,她記得有次去看曲棍球比賽,「我靜靜地坐在前排看比賽,聽到後面有一班女仔說話很大聲,只是憑聲音,我已經知道她們是DGS 的。回頭一看,我真的沒有估錯。DGS 的學生,就是有種『格』,很容易看得到」。 每年,家長們都為那約100 個拔萃女小學的學位而爭崩頭,原來致勝關鍵不在於女兒的portfolio 有多厚,或者曾經參加過多少個面試準備班。即使身懷有十八般武藝,只要她沒有那種謙遜不驕、充滿自信的「格」,也未必能夠成為她們的一分子。或許,這種「格」就是吸引大家的地方。 拔萃家族 Robyn(右)、Patricia(中)和Kim(左)談昔日在DGS 校園的樂事,不約而同展露出燦爛笑容。Robyn 說: 「我們家族,男的讀DBS ( 拔萃男書院),女的就讀DGS。」 名人校友多 政界: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 演藝界:歌手莫文蔚、藝人潘芳芳、香港小姐冠軍孫泳恩及楊寶玲 體育界:前香港游泳代表隊成員蔡曉慧、現役香港游泳代表成員施幸余等 文化界:資深傳媒工作者徐詠璇 時裝界:時裝設計師何志恩及夏嘉懋等 當年最愛滿江紅 大部分學生都怕成績表「滿江紅」,但舊生Zoe 透露,以前DGS 的學生卻希望成績表「滿江紅」,愈紅愈好,因學校為鼓勵學生考取好成績,凡考試成績超過80 分便以紅色筆標示。因此,成績表媟U多紅色,代表學生成績愈好。 不過DGS 近年已改用電腦編印成績表,再沒有以紅筆標示好成績了。 明報 2010-03-28 |
|||
|
|||
奧運話題:前飛魚精通英法語 伍劭斌做奧馬MC |
|||
去年在澳門由費達拿對森柏斯一役網球賽,紅了前「飛魚」司儀伍劭斌,本來無緣京奧的她,憑甜美笑容、字正腔圓及流利的外語,成為香港奧運馬術賽司儀,對這萬中無一的機會,她說:「火炬跑冇我份,今次司儀工作算是心靈上儭劦v。」記者:徐嘉華攝影:孔慶初
香港奧運馬術是睇中伍劭斌(Robyn)的奧運背景、游泳成績、語言能力(精通英語、法語及廣東話)及司儀(MC──Master of Ceremony)的經驗,Robyn說:「奧馬那邊見過我去年在澳門主持費達拿對森柏斯的比賽,覺得我在成萬六、七名觀眾面前表現都好淡定;加上奧馬的MC一定要懂英語及法語,我中學時在女拔萃讀過5年法文,聽、講都冇問題。」 做網球司儀起家 Robyn的奧運經驗,來自92年以14歲之齡代表香港參加巴塞隆拿奧運會;而當MC,則是04年開始在維園出任一項女網賽,球手包括有「網壇美少女」舒拉寶娃等。在這3年多MC生涯中,Robyn最深刻算是去年澳門費達拿對森柏斯之戰,那役後,大堆MC工作找上門,包括汽車商的周年酒會、澳門六星級酒店開幕禮等,難怪她計劃以MC為其終身事業。她說:「MC工作很適合我的個性,鍾意自由,鍾意表演,每項MC工作都是我的表演場地,所以好投入,又不會怯場;而且酬勞都不錯,至少有5位數字。 」 失望不獲提名做火炬手 Robyn認為奧運馬術是個開始,亦讓她一舒心中不快,她說:「我是香港泳壇暫時唯一一個在亞運會拿個人獎牌的女泳手(見附表),但連提名做火炬手都無,令我好失望。」Robyn在94年奪亞運兩牌後,96年獲英女皇頒發榮譽獎章。她續稱:「現在最想做好奧運馬術,我細個也學過騎馬,對馬不會陌生。」據Roybn所知,她將在奧馬的每項頒獎禮上做MC外,亦大有機會做開幕禮的MC。 後記 Robyn坦言在游泳唯一遺憾是太早退下來(98年退出泳壇時才21歲),未來目標是擔任09東亞運開幕禮MC。 伍劭斌小檔案 年齡:04/08/77(30歲)身高:1米69體重:56公斤國籍:香港(父親是泰國華僑)職業:學生(澳洲昆士蘭大學國際關係碩士一年級)精通語言:英語、廣東話、法語、挪威語游泳威水史:94廣島亞運1銀1銅、93年間擁有21項香港長池及短池紀錄(包括主項200米自由泳) 蘋果日報 2008-05-28 |
|||
前港泳星減壓妙法星伍劭斌運動充電 |
|||
伍劭斌可說是九十年代香港體壇其中一位星級運動員,曾擁有長短池共十五項香港游泳紀錄,而她在九四年的亞運在四百米自由泳接力及五十米自由泳勇奪得一銀一銅,將其運動生涯推上高腄F在九五年太平洋運動會更奪一百蝶、二百及四百自由泳共三金。 在九八年曼谷亞運後,她宣布退役,並到澳洲升學,而○二年完成碩士課程後返港。 |
|||
前香港游泳明星伍劭斌於九八年亞運後,未有放棄運動,就算工作怎忙,每星期也抽三日去運動。她說:「除定期做運動外,放假時嘗試完全放下工作,投入大自然,那是很好的放鬆及減壓方法,有回復生氣的感覺。」 在澳洲完成碩士課程的伍劭斌(Robyn),去年底加入一間體育推廣公司擔任賽事籌組及推廣的工作,而在年初的網球挑戰賽記者會上,見到這位九十年代香港游泳明星「發福」了不少;近期在傑志對紐卡素的慈善賽再見Robyn,短短數月間卻纖瘦了。不過,她強調完全沒有改變生活方式,減磅可能與工作繁忙及壓力有關,所以現在放假便盡量嘗試做些令自己放鬆的活動! 工作壓力大體重驟降 「○二年在澳洲交畢業論文前,可能因為壓力大,突然間身體『圓』了很多,當時自己也沒有太在意;之後返回香港,先休息了一段時間,再搵工做,到返了現在這份工後可能因為經常要左撲右撲,又或者壓力,令到自己在短短數個月內,輕了十幾磅。」伍劭斌說。 每星期至少運動3次 Robyn說:「我全家也很喜歡運動,受他們感染下,自細已很好動,而在得到家人及學校全力支持,令我可在鍾愛的游泳項目上發展;就算退役不再做運動員,也一直保持每星期必須要有最少三次、每次最少運動一小時的習慣,希望能夠將身體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況。 在澳洲讀書時,每逢周末大多走到海灘曬太陽、跑步、看書,又或者跑郊外公園;有一次在完成論文後,因太過疲倦,去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休息,聽聽音樂,看看書;過了幾天這樣的生活,整個人也像充了電一樣,重現朝氣。現在每星期放工後都會抽兩至三日做運動,每到星期日放假,最愛與男朋友去行山,接觸大自然,如時間許可最好就可以完全抽離工作,完全放鬆自己。」 港人對運動觀念不正確 伍劭斌透露,身邊有些朋友,已經瘦到成條「竹」那樣,還說要再瘦點;很多女士瘦到近乎沒有肌肉,那根本就不健康,其實想得到健康身體必須定期做運動,並略為改變飲食習慣。她謂,香港的體育文化與歐、美及澳洲等地相距很遠,香港普遍市民還是將運動視為興趣,這點必須設法改變。 |
曾保持的香港紀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子長池香港紀錄>><<男子短池香港紀錄>>
<<女子長池香港紀錄>><<女子短池香港紀錄>>
讓我們多些認識香港泳員吧,支持一下他們所付出的努力。
(如泳員有任何資料錯誤或不便公開,敬請通知本人以作刪改。)
Copyright (C) 1999-2008.
Kiman's swimming pool. All Rights Reserved.